研究生培养
首页»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 博士培养方案» 全日制食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
 

全日制食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4-21     浏览次数: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全日制食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熟练掌握食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食品生产专业知识。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能力,主要是为本领域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二)培养要求

为了达到食品工程硕士培养目标,食品工程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三、培养方式

全日制学习,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总学分数不少于30个学分。

2.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6-12个月的实践教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和选修及其他课程。其中,公共课程5学分、基础理论类课程7学分、专业技术类课程8学分和选修及其他课程专业学位课6学分,另外,实践教学4学分。总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一般选修课由学生选修,导师同意。课程设置如下:

(一)公共课程(5学分)

1.自然辩证法

2学分

32学时

2.硕士英语

3学分

48学时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7学分)

1.食品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学分

40学时

2.高级食品化学

2学分

40学时

3.食品安全与加工技术专题

2学分

32学时

4.知识产权

1学分

16学时

(三)专业技术课程(8学分)

1.食品工程新技术

2学分

32学时

2.食品与生物工程技术装备

2学分

32学时

3.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与工艺设计案例分析

2学分

32学时

4.食品保藏与物流  

2学分

32学时

(四)选修课(任选三门课程,6学分)

1.食品品质分析与快速检测技术

2学分

32学时

2.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控制

2学分

32学时

3.食品微生物学进展

2学分

32学时

4.其他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

 

 

(五)补修课(三门课程)

食品科学方向的非食品科学专业的考生,需补修三门本科课程。

1.食品加工工艺学

2学分

32学时

2.食品工程原理

2学分

32学时

3.食品机械与设备

2学分

32学时

葡萄酒方向的非葡萄酒工程专业的考生,需补修三门本科课程。

1.葡萄酒工艺学

2学分

32学时

2.葡萄酒品尝学

2学分

32学时

3.葡萄酒分析检测

2学分

32学时

(六)实践环节(4学分)

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有6-12个月的工程实习实践,进入校企合作建立的生产实习基地或者学校的中试车间学习和掌握工程技术。所得4学分纳入总学分。

五、学位论文

(一)选题及开题报告

1.选题: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课题应来源于实际,有明确的生产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建设,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与一定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方面选取:

(1)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工艺工程优化;

(3)食品工程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装备或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

(4)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食品先进技术项目或装备;

(5)食品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与可行性研究;

(6)食品工程设计与实施;

(7)食品工程应用基础性研究。

2.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本校,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或者实践基地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即由培养高校和生产单位各选定一名指导老师,生产单位的指导老师为合作指导老师,联合实施培养,目的在于选题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保证经费支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3.开题报告:研究生在进入论文阶段前必须进行开题论证,完成开题报告。在经过阅读大量文献和调研之后,选定论文题目,对拟完成的论文意义、内容、研究方法、试验手段、理论分析、达到的结果在导师所在的教研组进行报告,得到同意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4.论文中期报告:在论文完成中期,要向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展情况。

(二)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的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必须实行校内盲审或者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参加校外盲审。学位论文须经2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生导师评审。有一份评审意见不通过者可增评一份,有两份不通过,本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无效,申请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半年以后重新申请评审。

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中应有1~2名来相关行业实践领域(企业或实践学习单位)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至少有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非研究生指导教师不得超过1人。学位论文评审人可同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正高级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人的导师不能列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由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教人员担任。

六、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管领导:  张振华  负责人:  汪勇攀  网管员:  童静  

地址:  陕西杨凌 邮编:  712100   技术支持:  艾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