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西农调研团:以专业实践推动玉米搅团产业升级

作者:文/杨茹焯 图/刘嘉迪         发布日期:2025-09-03     浏览次数:

     

2025 年 7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传统玉米搅团创新调研团” 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聚焦玉米搅团这一陕西传统美食,通过深入种植基地、加工厂及开展国际交流,系统探索其产业升级路径,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调研团首先来到宝鸡麟游县常丰镇官庄村的玉米种植基地。这里连片的玉米长势良好,果穗饱满。团队成员与农户详细交流了玉米品种选育情况。在田间,成员们学习辨别玉米成熟度,采集样本,为后续研究积累数据。

在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座谈会上,村书记张晓峰提到,当地传统玉米搅团制作以手工为主,日产量有限,且年轻人多不愿从事这一行业,导致技艺传承困难,市场推广也受限于渠道狭窄。调研团成员结合前期对陕西本地及外地消费者的问卷调研结果,提出建议:从原料端着手,培育更适合搅团制作的专用品种;通过工艺革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随后,调研团走进杨陵玉米搅团加工厂,实地考察现代化生产流程。从玉米清洗、浸泡、研磨,到熬煮时的火候控制和持续搅拌,再到成型、冷却、包装、灭菌,每个环节都体现了标准化生产的特点。团队发现,陕西首家预制玉米搅团品牌 “尚胖胖” 虽推动了工业化生产,但仍存在品质稳定性不足、营养保留不佳等问题。据此,成员们建议:引入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生产参数,如面糊粘度、温度等,确保产品品质稳定;通过对比传统现做与预制产品的营养成分,优化加工工艺,提升营养保留率;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多样化口味,满足个性化需求。

为探索玉米搅团的国际潜力,调研团组织了留学生中华饮食文化沙龙。活动中,团队向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介绍了玉米搅团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邀请他们参与感官评价。评分结果显示,留学生对产品的色泽和玉米香认可度较高,平均分达 8.9 分;不少人认可产品的便捷性,认为其适合快节奏生活。部分留学生表示,希望能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这为产品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参考。

此次实践活动,调研团将专业知识与产业实际结合,从种植到加工、从国内到国际,全面分析了玉米搅团产业的现状与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传统美食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编辑:原啸天     终审: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