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世琦

作者:         发布日期:2024-12-11     浏览次数:

     

时无再来,争做朝气青年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世琦

李世琦-照片.jpg

李世琦,男,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6月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生。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曾荣获校级“优秀研究生”等称号,一等学业奖学金等。

自2019年9月入学以来,我已经在西农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生活了5个多年头。很荣幸来到这所我向往的西北农业高等学府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跟随优秀的同龄伙伴们一起努力进步。回想最初进入西农的那段青涩时光,我从一个懵懂的本科毕业生,到跟着优秀舍友的脚步,踏入神圣的实验室。从初期阅读文章生涩难懂,笨手笨脚进行实验操作,到一步步掌握每个试验技能,完成一个个实验项目,撰写一篇篇实验论文。期间有痛苦,有折磨,有懊恼,但更有坚持,毅力和乐观支撑着我收获到成功喜悦。

生于华夏,与有荣焉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热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思想上自始自终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学习党的相关文献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积极要求进步,并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在日常的生活,积极参加食品工程第一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追求思想进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牢记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日常的组织生活中,我积极参加学院党支部举办的各项活动,积极发言,积极响应。作为一名党员,我知道自己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热心帮助身边的同学,勇于承担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带领身边的同学们团结进步,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道阻且长,未来可期

研究需立足国家需求,产业趋势关键环节,瞄准未来产业。读博期间按照学院设定的博士生培养计划。秉持严谨的科研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学校学院及导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目前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Food Hydrocolloids,Carbohydrate Polymers,Food Chemistry上发表中科院一区SCI论文6篇,研究方向涉及微生物群落体系可控构建及发酵副产物的绿色包装研究。研究旨在创造稳定的合成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晰相互作用,构建与高质量自然发酵相似的合成微生物群落发酵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对副产物深加工利用以做到绿色循环。

创新实践,助力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品营养健康是关乎民生,我所研究的课题为发酵饮料品质的提升和废弃产物的绿色加工利用。导师要求我的研究能落实到实际的食品生产中,成果能切实的转化落地。我也将导师的话牢记于心。我深知作为一名食品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响应国家“产学研”的号召,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而不是假大空,纸上谈兵。学以致用,创新实践,将科研成果产品化、实际化,产学结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我和导师也多次前往果酒企业,和企业进行深入的理论和技术的交流,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当地的酒厂加工,开发新产品,以期能够带动当地果蔬种植经济,为农民增收。

旷达乐观,明天更好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乐观开朗,节俭朴素。我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多次参与学校志愿者服务,学院三跳比赛,校趣味运动会。此外,我也积极参加各类会议与讲座,开拓个人眼界,增强创新能力。在丰富科研生活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体育、美育和劳育能力。这些实践和志愿活动使我成为一个更有朝气的当代青年。

研究生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进一步精进,更多的它重新塑造了我的性格。每一次困难总会来临,情绪会崩坏,但始终不变不会摧毁我的乐观和顽强。回顾过去,我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国家、导师和同学们的支持。我也在周围优秀的人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经验和人生道理。我深爱西农,也坚信在西农学习到的一切都将是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