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院4门课程顺利通过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作者:刘娜         发布日期:2024-01-05     浏览次数:

     

1月3日,学校公布了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院4门课程顺利通过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杜双奎教授负责的《挤压组织化食品加工虚拟仿真实训》为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平台以逼真、形象、生动的展示挤压仪器设备组装与调试、挤压部件的运行、挤压物料及其组分的变化、产品形态等,可以方便的实现操作人员在虚拟空间开展挤压仪器设备组装、调试以及挤压食品的设计、工艺参数调试,观察挤压参数、物料组分在不同挤压阶段的变化情况,突破了传统的实验方法,将蕴含的微观变化直观化,易于学生观察,实现了短时间、高时空挤压食品加工过程的有效展示,体验感和交互性强,可反复进行实验和学习,成本低,效率高。该实验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也可向研究生开放学习。

雷宏杰教授负责的《食品工艺学(甲)》为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是食品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从理论课程、教材到实践训练的系列化探索创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性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先后修改和完善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计划和师资配置;与课程知识内容和“案例”教学配套的教材、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扎实地展开;修订和完善了原来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突出体现直观易懂、深入浅出、生动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大胆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寇莉萍副教授负责的《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为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果品蔬菜为研究对象,聚焦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原理和成熟衰老的关键因子研究,探讨因势利导的贮藏保鲜理念和技术,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的思维和素养。自1985年建系以来一直开设本门课程,课程组教师编写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农业农村部的十四五规划教材《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四版)被全国20多所兄弟院校所采用。教学团队构建了新的课程综合评价机制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课堂参与情况+课堂测试+试验研究报告撰写+课程考试的综合考查机制,改变以往单凭期末考试定成绩的一贯做法,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根据学生教学和实习中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及试验报告等综合进行成绩评定。

杨海花副教授负责的《食品包装学》为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包装学是一门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边缘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逐渐发展、完善并独立于工艺学的专门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在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三年来,课程组教师主要从理论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建设、实验课程内容及指导材料建设、教学方法探索及应用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系统建设,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教学内容,编写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并获得优秀教材奖,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实验内容,并编写了实验指导材料,创建了适合本门课程教学的一套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培育建设工作,多次邀请校内外专家可开展专题辅导和培训工作。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下一步工作中,学院将继续做好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编辑:刘娜     终审:王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