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动态
 

【社会实践】脱贫攻坚 我们在路上

作者:文/赵文星 图/郭思齐         发布日期:2019-07-16     浏览次数: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整,调研队到达了合阳曙光红薯西休扶贫产业园区。金黄的向日葵,一望无际的菜田,还有路两边不熟悉的作物,无一不吸引着从城市初来乍到的队员们。

  产业园区共有三名负责人,在与园区负责人的交流中,调研队了解到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与科技的支持下,近两年里,园区共种植了600亩红薯,种植品种主要有秦薯5号和济薯26号,每年的总收入可以达到140万。园区的建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生产,负责人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政府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国家有补贴,还有技术指导,大学也经常派教授、学生来给咱提意见,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啦!”

园区调研

  当天下午,西农农学院的陈越教授来到园区提帮扶意见。跟随着陈教授的脚步,队员们了解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知识。跟着陈教授下红薯田,队员们才真正体验到了“脚踏黄土”,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陈教授指出,红薯并不是地瓜,比起与各种薯类的关系,红薯与空心菜在亲缘关系上更为相近。陈教授还提到,由于今年过于干旱,红薯叶子有些发黄,可能会影响收成。接着陈教授又详细介绍了各个品种的红薯与不同的地膜种类。

  随后,队员们又实地走访了附近申村的农户,向他们了解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以及生活收入情况。踏进申村,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扶贫政策对村民生活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村民的房屋变化——村中土屋与新盖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走访中,调研队感受到了当地的淳朴民风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走访了多户村民后,全队了解到,当地人均大约2亩2分地,每户大概4到5人,劳动力一般为2到4人,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因此劳动力主要为老年人;在种植方面,还是存在农药化肥滥用现象;收成方面,玉米出售0.4~0.6元每斤,小麦(干)1.0~1.1每斤,种地成本为300~500元,一般家庭年收入为7000~10000元,贫困家庭收入为3000~5000元,即便如此依旧要靠天吃饭,比如今年天气异常干旱,收成降低很多,可能连本都赚不回来。在走访中,让队员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群在门口聊天乘凉的阿姨。虽然她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依旧能够在她们脸上看到最单纯最美好的笑容。她们的孩子多数都外出求学或者在外打工,其中一位王阿姨说:“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我们还是离不开这片土地,多亏了国家的政策,给我们减轻了许多负担,这不房子也翻新了,又有低保什么的,日子是越过越美咧。”

走访调研

  调研队通过实地调研,亲自接触土地,接触农民,切身感受国家政策的实施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深切地体会到了西农精神。作为普通的大学生能力有限,为村民带去的改变也微乎其微,但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体验农民的生活,了解国家政策,与民族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为2020年全面脱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