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小朋友对面粉安全的知识了解,7月18日上午,伴随着微风细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杨凌周李村食安技术调研服务队的队员们一如既往的准时到达周李村村委会。在那里,等待队员们的是二十几个小朋友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渴望。
陕西省以面食为特色,小麦更是陕西省主要口粮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其中旱地小麦面积700万亩左右。尽管陕西与小麦面粉的缘分如此深厚,小朋友们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匮乏,日常接触到的也只是最后的加工成品,对于面粉的基本性质、分类以及辨别都不了解。今天的活动叫做“我是小小面粉人”,此行旨在提高小朋友对面粉的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课堂上,队员为小朋友讲解了面粉的分类、如何辨别面粉好坏、为什么面粉可以捏出形状等生活常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食品专业知识解释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听得很十分认真,接受程度比较高,参观家长对于团队授课方式也表示认可。
十二三岁正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也是最好动的时候,讲解完知识后,队员和小朋友一起在村委会的食堂包饺子。饺子的发明距今天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现如今饺子已经从最初的药用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佳肴,饺子虽小,却也有着是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从包饺子开始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开始选择以包饺子的形式来展开活动。
小朋友动手包饺子
饺子还没出锅,香气早早地溢了出去,正可谓“未见其物,先闻其香”呀,小朋友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无比期待,早早洗好自己的碗筷、洗净小手,在大厅等待品尝。热气腾腾的饺子刚出锅,就被一抢而空,小朋友坐在饭桌前,眼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自己的好友围在一起讨论着今天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村委会传出了阵阵清脆的笑声。
最纯真的笑脸永远都印在孩子的脸上,他们用最真简单但最真诚的方式向队员表达着感谢。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但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流露出的真情让这个雨天变得格外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