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对新时代青年的培养教育力度,帮助同学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11月8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海燕老师为各位团分校学员讲授了主题为“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何以可能”的团课,学院第二十四期团分校全体学员参与本次团课学习。
课程中孙海燕老师从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与孔夫子及其思想的相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何以可能 、如何廓清当前存在的思想迷雾进而坚定文化自信三个方面展开了讲解。
孙海燕老师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马克思与孔夫子的“相遇”,不是马克思说到孔夫子时发生的,也不是马克思的论著一进入中国就发生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生的。
本次团课引发了各位学员的热烈讨论,食品类2306班的李凯茵同学表示:“本次团课创新点满满,孙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认识到:孔夫子在今天的时来运转,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某种要求,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次团课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潮流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滚滚时代长河中不断寻找、优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恰逢盛世新篇章,我辈青年当砥砺前行,自觉培养担当精神,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刻苦、知行合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青年的奋斗中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