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的讲话中提到:今年,实现我们的脱贫目标,还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提出这个目标,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
近年来,随着精准脱贫的不断推进和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化,农业农业持续保持着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可见,在党的领导下,精准脱贫和农村改革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依然在“三农”。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地方生产用水、灌溉设施、生产道路、生产用电等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同时,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低、医疗条件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都成了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村和城市比翼齐飞、协调发展,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农青年秉承着“诚朴勇毅”四字校训,脚踏黄土、情系三农、扎根杨陵、心怀社稷,一直不断地为之而奋斗。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补上“三农”短板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