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什么是知识产权?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样定义——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它们都是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司法和行政保护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出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建成了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既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要避免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面向新发展阶段,中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成果惠及人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处处落实,迸发创新活力,开创创新时代。